個人的護城河-保險

個人的護城河-保險

我最近發現,有許多人在買保險時,常常買了一堆投資型保單,基本的壽險、醫療險、癌症、意外險等保額卻大大不足。

買錯保險,對我們人生影響有多大?

打個比方,假設你有一整套完整的投資規劃,也學習了很多投資理財的知識,卻獨漏保險這塊,某天一但出了意外,所要付出的金錢可是會遠遠超出你的投資計畫外,這個時候,就算你有再多的投資本金,拿來付醫療費之類的都不夠了,哪還有錢執行你訂的一整套「完整投資計畫」呢?買對保險很重要,為什麼理財中需要考慮保險這一項目,因為它占我們的支出中至少有10%以上,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,但以現在社會都會需要保險來幫助您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事,所以我們需要去了解保險該如何有效的去幫助我們.

保險要保的是「無法承擔」的風險:

  • 死亡意外殘廢癌症重大疾病失能失智等比較重大,且費用高昂或影響收入的情形.
  • 用小金額,就能有很高額的保險理賠防護,充分發揮槓桿效果.

記住「保大不保小」「保近不保遠」原則:

  • 3、5千元這類自己付得起的費用,就不需要用保險來做醫療規劃.
  • 重大疾病發生,一時需要**支出大筆的金額,**導致影響收入或生活的狀況.
  • 比起昂貴、理賠金額固定且較少的終身醫療險,用實支實付醫療險挑選適當額度.

量入為出保險金額不超過自己收入的 10分之1

  • 金錢有「機會成本」,如果過度犧牲了生活品質 以及潛在的投資機會,換到有限的「安心」,可能不大值得.
  • 保險屬於持續流出的「現金流」,每個月繳的保費,長期累積下來都是一筆很可觀的鉅款.
  • 用收入來限制支出的上限,盡可能不要超過年收入的 10分之 1.

保險是防護罩,但永遠有破洞在

  • 保險最大的幫助,就是能用最低的成本 建立範圍最大的防護.
  • 意外的種類,發生情境真的無限多,有限的預算下,保險的防護一定永遠有漏網之魚,就像有破洞的防護罩.
  • 真正完美的防護罩不是保險,而是創造足夠「被動收入」.

總結:保險也是理財的一環

  • 一個完善的理財規劃最好是保險歸保險,投資歸投資,不僅較簡單,也能讓保險回歸最原本的功能.
  • 壽險等到有責任要付再來加保就好,這個責任可以是父母或是家庭,但沒必要替剛出生的孩子買壽險,因為意義不大.
  • 保障特定疾病,殘廢等的保險很多,但因現在大部分都被包含在健保的「重大傷病範圍」中了,約有 300 多項,因此買重大傷病卡保險,只要確診領到重大傷病卡就都可以理賠,最方便簡單.
  • 失能險依照這個階段責任高低,由低保額提高到高保額,最後再降低.
  • 無論任何階段必備的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,行有餘力也可以買雙實支,作為治療疾病時無法工作的生活支出用.
  • 記住要以低保費買到高保障,保大不保小,多餘的資金好好支配或投資,存下一筆「醫療準備金」,老後就不必靠費用昂貴的保險支應醫療支出.




網誌: 理財與投資
基金(主動型)與美股ETF(被動型)